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隱匿,潛伏期長,因此早期篩查對于防治這一疾病至關重要。鴻宇泰公司團隊隨北京宣武醫院韓瓔教授團隊于9月1-4日在克拉瑪依中心醫院支持當地認知障礙相關疾病防控工作建設的義診活動,于9月13-15日再赴盤錦市人民醫院參加了第三屆“阿爾茨海默病”大型義診活動,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活動的精彩瞬間。
9月1-4日在克拉瑪依中心醫院,“世界老年癡呆癥日”北京專家韓瓔團隊義診活動。韓瓔教授依托宣武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牽頭成立了我國AD研究領域首個國家級的組織—中國AD臨床前期聯盟,并擔任該聯盟總負責人。經過韓教授團隊的現場診斷,鴻宇泰團隊收集疑似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及量表異常的病人血漿樣本有55例。隨后,他們的血漿樣本接受了鴻宇泰公司自主研發的Aβ1-42和P-tau-181發光試劑盒的檢測。

9月13-15日在盤錦市人民醫院,盤錦市人民醫院第三屆“阿爾茨海默病”大型義診活動。此項義診活動已經成功連續舉辦了三年,越來越多的盤錦市及周邊居民受益于此。今年,義診開始前約有160人報名,當日還有一些慕名而來的居民。最終,我們采集了186例血樣,并也接受了鴻宇泰公司自主研發的Aβ1-42和P-tau-181發光試劑盒的檢測。

在兩次義診活動中,鴻宇泰公司提供了人β淀粉樣蛋白(Aβ1-42)測定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和人磷酸化P-tau-181測定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這些試劑盒可用于檢測人血清和血漿中的Aβ1-42和P-tau-181含量,而這兩個血液標志物也在今年已被《修訂版阿爾茨海默病診斷臨床標準(草案)》(NIA-AA Revised Clinical Criteria for Alzheimer's Disease)中提出,稱它能有效實現阿爾茨海默病(AD)早期篩查和診斷。

姜奶奶,73歲,臨床診斷為AD引起的MCI(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五年前,她感覺自己開始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忘記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和物品的位置,例如打開冰箱后忘記要取什么東西,但是之后還能回想起來。她也開始忘記熟悉人的名字,但是性格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也沒有出現重復言語或計算力下降等癥狀。盡管姜奶奶的記憶力有所減退,但她仍然能夠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事務,包括自己穿衣和進食。她自己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較同齡人有所差距。姜奶奶的飲食和睡眠狀況一般,排尿和排便功能正常,高血壓病史30年。鴻宇泰Aβ1-42結果:116.026pg/mL↑ P-tau-181結果:40.116pg/mL↑,均被判定為陽性,與臨床診斷結果一致。
孟奶奶,81歲,臨床診斷為AD早期-中期。三年前,她的癥狀開始出現,記憶力逐漸減退,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的丟失。孟奶奶常常忘記日常事務和物品的放置位置,東西總是不知所蹤。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癥狀進一步惡化,開始出現迷路、無法與家人交流的情況。不能完成日常簡單的生活事項,包括穿錯衣服,不知冷熱。
孟奶奶的飲食和睡眠狀況一般,排尿和排便功能尚可,無其他病史。
鴻宇泰Aβ1-42結果:190.322pg/mL↑ P-tau-181結果:82.263pg/mL↑,均被判定為陽性,與臨床診斷結果一致。
左爺爺,76歲,臨床診斷AD中期-晚期。五年前,他的主要癥狀是記憶力逐漸減退,特別是對于近期事物的記憶能力明顯下降。左爺爺常常會忘記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包括一些常用物品的放置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左爺爺的癥狀逐漸加重。他開始出現在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此外,他的性格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表現出焦慮、消極情緒、暴躁和易怒等行為特征。不能完成日常簡單的生活事項,包括不能自行穿衣、進食。
左爺爺的飲食和睡眠狀況一般,排尿和排便功能尚可,高血壓病史20年。鴻宇泰Aβ1-42結果:264.080pg/mL↑ P-tau-181結果:69.853pg/mL↑,均被判定為陽性,與臨床診斷結果一致。
1.治療方法
目前阿爾茨海默病尚不能完全根治。截至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了七種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其中五種藥物,包括多奈哌齊、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加蘭他敏、美金剛和美金剛與多奈哌齊合劑,旨在改善癥狀。它們不會影響導致癥狀的腦內變化,也不會改變疾病的進程。FDA批準的另兩種藥物——阿度單抗(aducanumab)和勒卡那單抗(lecanemab)——旨在改變疾病的潛在生物學機制。它們可以清除大腦中的β淀粉樣蛋白(β-amyloid, Aβ),減緩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和功能下降。它們并不是治愈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也不是適合所有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個體。另一方面,40%患者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疾病管理、康復治療來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早發現、早干預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發現中老年人出現記憶減退等癥狀,要及時帶他們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老年科或精神科診治。
2.如何預防
大腦越用越靈活對于每個年齡段都是絕對的真理。如果還沒退休,那就盡情發揮余熱,讓大腦在工作中越用越靈光。如果退休了,也別一下子閑下來,再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職工作,或者經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可以幫助大腦維持良好的功能。
老年人一定不要深居簡出,每天多與老伴兒、親戚朋友交流被證明也可以很大程度降低阿爾茨海默病風險。此前有研究發現,單身人士步入老年后比已婚族更易有此癥狀,風險高大約4成。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已婚人士通常比單身族有更多的社交活動和交流對話,飲食更健康,體育活動也多,這些都有助促進大腦健康。
心臟健康直接關乎大腦健康。研究顯示,中年時期有肥胖和高血壓可能導致日后患此癥的風險會增加12%。另一份來自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研究顯示,心臟健康直接影響大腦記憶區域。心臟健康影響大腦老化程度,心臟泵出血液較少的老人,大腦顳葉血流充盈情況較差,大腦最多早衰20年。而顳葉正是阿爾茨海默病病理最早發生的部位。不管成年人還是老年人,運動始終是保持身體健康的第一法寶。而對于老年人易患的認知能力退化,運動也能起到緩解的作用。一份針對3.3萬人的調查顯示,日常生活中有規律進行運動的人能降低38%的認知能力退化風險。最近的一份研究持續觀察了老年人接連4周的運動狀況后發現,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每次45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對于保持大腦健康有著重要作用。數據對比發現,與不吸煙的同齡人相比,每天吸兩包煙的成年人患此病癥的風險要高出157%。對于這一結論,研究人員解釋稱,可能是吸煙造成了大腦血小板凝結,從而易導致該病癥的發生。此外,吸煙也會引起氧化應激和炎癥等病癥,從而提高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當然,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一結論不適用于已經戒煙的和每天抽少于半包煙的人群,所以從現在開始逐漸減少吸煙量,或者干脆戒掉,還為時不晚。
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抑郁癥患者患上認知障礙癥的風險更大。對病人的病歷研究發現,輕度認知損傷的患者和輕度記憶思維能力障礙的患者在確診之前很大程度上都出現過抑郁癥狀。研究人員分析指出,有關“抑郁增加認知障礙癥”機理的最常見理論是,與大腦中壓力激素皮質醇有關。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皮質醇水平過高可同時導致抑郁和認知能力減退。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場沉默但毫不輕松的戰斗。通過重視早期篩查,我們可以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份保障。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我們將繼續努力,共同為早期篩查和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而努力。希望這樣的義診活動能夠繼續舉辦,為更多人帶來希望和關懷。讓我們一起行動,關注阿爾茨海默病!
早診早智,讓愛與記憶同行!